篇名 | 作者 | 刊名 | 出版年月 |
機會均等與多元文化兩種教育運動的對比 | 莊勝義 | 高雄師大學報 | 96.06 |
在多元文化教育下對「新臺灣之子」之課程與教學策略之探討 | 宋湘琴 | 研習資訊 | 95.12 |
多元文化教育在幼稚園課程與教學之應用 | 李雯佩 | 教師之友 | 95.12 |
多元文化的學習與教育 | 柯金助 謝宗哲 | 南投文教 | 95.12 |
推展多元文化教育促進親師互動 | 戴駿文 | 師說 | 95.12 |
新臺灣之子多元文化下的課程規劃 | 郭添財 | 臺灣教育 | 95.10 |
從新住民女性議題,談多元文化教育師資之培育 | 林素卿 | 研習資訊 | 95.10 |
多元文化教育課程設計之探討 | 陳尚蕙 | 師說 | 95.08 |
多元文化教育之實踐--「跨文化了解與溝通策略」初探 | 何祥如 謝國斌 歐淑宜 | 國際文化研究:真理大學通識教育學報 | 95.07 |
外籍配偶與多元文化教育相關議題之省思 | 張碧如 | 社區發展季刊 | 95.06 |
後殖民論述與臺灣多元文化教育 | 黃麗芳 | 後殖民論述與臺灣多元文化教育 | 95.06 |
從多元文化教育觀談學校對外籍配偶與子女的教育策略 | 劉美秀 | 菁莪季刊 | 95.03 |
多元文化、疆界及其跨越--多元文化教育之理念、發展與實施 | 劉靖國 | 學校行政 | 95.03 |
環境教育的教學理論:從多元文化教育到生態正義教育 | 郭實渝 | 環境教育研究 | 95.03 |
學校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踐理念與方向 | 蔡文山 | 研習資訊 | 95.02 |
臺灣弱勢族群成人遠距學習在多元文化教育上的意義 | 吳文琴 | 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 94.12 |
蝦咪!多元文化教育? | 劉健慧 | 師友 | 94.10 |
談多元文化教育在班級中的落實 | 許靜芳 | 學生輔導 | 94.06 |
迎向多元文化教育的挑戰 | 吳建興 | 學生輔導 | 94.06 |
移民與多元文化教育 | 成露茜 | 學生輔導 | 94.06 |
多元文化教育的再一章--新移民及新臺灣之子的家庭教育 | 曾雪娥 | 教師天地 | 94.04 |
落實多元文化教育的班級經營理念與策略 | 張憲庭 | 北縣教育 | 94.03 |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政策及啟示 | 竇金城 | 94.03 | |
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談性別平等教育在校園之實踐 | 劉俶翰 | 北縣教育 | 94.03 |
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探討影響外籍新娘教育子女的因素及因應之道 | 徐雅玲 | 北縣教育 | 94.03 |
我們是多元文化教育的學校嗎? | 陳江松 | 北縣教育 | 94.03 |
多元文化教育在臺灣成就了什麼? | 劉美慧 | 北縣教育 | 94.03 |
多元文化教育在學校經營上之運用 | 張憲庭 | 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 94.02 |
多元文化教育與學校經營管理 | 張憲庭 | 學校行政 | 94.01 |
從現階段教育改革思索臺灣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與實踐 | 蔡文山 | 國教新知 | 93.12 |
多元文化教育的發展--美國的經驗與臺灣的反思 | 劉博允 | 比較教育 | 93.12 |
多元文化教育觀點下的原住民族教育:南投縣某國中學校布農族籍學生教育民族誌之初步分析 | 陳逸君 | 研究與動態 | 93.12 |
閱讀、對話、書寫與文化理解:一個多元文化教育方案的實踐經驗 | 何青蓉 | 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 | 93.12 |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與外籍配偶教育實務的激盪 | 邱世明 | 北縣成教 | 93.09 |
牡丹社事件--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 | 陳枝烈 | 原住民教育季刊 | 93.08 |
多元文化教育對學校本位課程設計之啟示 | 簡錫昌 | 南投文教 | 93.06 |
在班級中經營多元文化教育環境的策略 | 王全興 | 教育文粹 | 93.06 |
多元文化教育vs.公民教育 | 張秀雄 | 公民訓育學報 | 93.06 |
落實多元文化學校教育 | 呂美枝 | 國教之友 | 93.05 |
融合多元文化教育之班級經營策略 | 陳良弼 金立誠 吳思達 | 雄工學報 | 93.03 |
具有差異性的英國多元文化教育 | 林子斌 | 教育研究 | 93.01 |
面臨時代的轉變,老師們應該如何實施多元文化的教育 | 陳宜敬 | 師說 | 92.12 |
由多元文化教育典範觀論原住民教育不利的文化因素研究 | 陳盛賢 | 學生事務 | 92.12 |
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看音樂教育之發展趨勢 | 陳正芬 | 國教天地 | 92.10 |
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論述外籍配偶教育之實踐 | 陳源湖 | 成人教育 | 92.09 |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與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 | 張美倫 | 大明學報 | 92.06 |
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實施之調查研究--以國立臺南師範學院為例 | 喻麗華 | 南師學報:人文與社會類 | 92.04 |
論體育與多元文化教育之整合 | 許梓宜 | 體育學報 | 92.03 |
文化治療及其對多元文化教育之啟示 | 黃鴻文 | 社會教育學刊 | 91.12 |
從多元文化教育論孫中山族群融合的主張 | 陳蓉蓉 | 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 | 91.11 |
羅逖的後哲學文化及其對多元文化教育的啟示 | 邱彥瑄 | 教育研究(高師) | 91.06 |
詹姆士A班克斯(James A Banks)與多元文化教育研究 | 王鑒 | 原住民教育季刊 | 91.02 |
紐西蘭多元文化教育發展之研究--以毛利教育為例 | 周維萱 | 三民主義學報(師大) | 90.12 |
美、澳多元文化教育在歷史課程中實踐的比較--種族、文化、認同相關課題的探討 | 黃綉媛 | 歷史教育 | 90.12 |
多元文化教育的省思 | 王登安 | 南投文教 | 90.11 |
師資培育中的多元文化教育課程探究 | 陳憶芬 | 中等教育 | 90.08 |
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檢視僑教政策與僑生大學先修教育內涵 | 高麗珍 | 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 | 90.07 |
臺灣多元文化教育的思考--一個調和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嘗試 | 洪如玉 | 國立編譯館通訊 | 90.01 |
<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張建成主編] | 莊勝義 | 課程與教學 | 90.01 |
國小教師的多元文化教學信念與其運作課程之個案研究 | 吳雅惠 | 花蓮師院學報 | 89.12 |
國小教師的多元文化教育素養指標初步建構之研究 | 楊傳蓮 | 花蓮師院學報 | 89.12 |
人的自我實現與多元文化教育的法建構 | 許育典 | 教育研究 | 89.10 |
從多元文化教育論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的實踐 | 陳美如 | 教育研究集刊 | 89.07 |
淺談多元文化教育 | 羅文喬 | 蒙特梭利雙月刊 | 89.06 |
多元文化教育與九年一貫課程發展 | 呂枝益 | 中等教育 | 89.06 |
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談高級中等學校設置原住民藝能班之可行性 | 許雅惠 | 高中教育 | 88.08 |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在高中原住民藝能班的應用 | 許雅惠 | 原住民教育季刊 | 88.08 |
美國種族/族群問題與多元文化教育 | 洪雯柔 | 中等教育 | 88.08 |
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看二性平等教育的意涵 | 嚴敏秀 | 臺灣教育 | 88.07 |
體育教學與多元文化教育 | 黃月嬋 | 原住民教育研究 | 88.06 |
平埔族群研究的發展簡介及其在多元文化教育下的意義 | 康培德 | 花蓮師院學報 | 88.06 |
國民中學「認識臺灣-社會篇」課程之分析--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 | 林青青 | 公民訓育學報 | 88.06 |
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論公民養成 | 洪泉湖 | 公民訓育學報 | 88.06 |
多元文化教育在國小鄉土教育課程上的應用 | 楊智穎 | 國教之聲 | 87.12 |
從多元文化教育談新課程的契機--導引學生統整學習課程作適性適才的發展 | 林進山 | 北縣教育 | 87.11 |
道德實驗課程中愛國德目「回到從前」單元課程決定的省思--多元文化教育觀點 | 王前龍 | 課程與教學 | 87.10 |
多元文化教育與公民教育 | 洪泉湖 | 公民訓育學報 | 87.07 |
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 | 黃政傑 張嘉育 | 教育研究資訊 | 87.07 |
邁向21世紀:多元文化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理念與實踐--社會重建主義途徑 | 陳美如 | 國教輔導 | 87.06 |
新書評介:異中有同、同中有異的多元文化教育觀 | 林彩岫 | 課程與教學 | 87.04 |
落實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徑--以英國牛津一個教育方案為例 | 鄭玉卿 | 課程與教學 | 87.04 |
我國多元文化教育之現況探討 | 賴秀智 | 課程與教學 | 87.04 |
多元文化學校教育的建構 | 陳美如 | 課程與教學 | 87.04 |
國民中小學多元文化教育之課程設計模式 | 方德隆 | 高雄師大學報 | 87.04 |
真實性評量在教育改革中的相關論題--一個多元文化教育觀點的思考 | 莊明貞 | 教育資料與研究 | 87.01 |
2000年8月17日 星期四
多元文化教育相關之期刊論文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